出版文章01

我尚未破碎的心

沒有傘的孩子,比別人奔跑得快,這句話引發很多人共鳴,畢竟在充斥抱怨的世代,勵志性的語言已經許久不見了。但沒人提醒,這句話的背面讓人更苦悶。例如,無路可跑該如何?跑不動該如何?不知往何方奔跑又該如何?

連續幾場大雨,阻礙了年輕學子操場上的恣意奔跑,都悶壞了。

趁著放晴,幾位被界定為「高關懷」孩子們交換翻牆心得,就尋到一塊既好翻又陰涼的牆,似傍晚的麻雀紛紛地飛到牆上,嘰嘰喳喳地聊起天。

所謂高關懷,指的是時而中輟時而復學、有著偷竊、霸凌、翹家、加入幫派、涉入不當廟會活動、沉迷網咖、藥物濫用、焦慮、衝動性格、憂鬱等,其實,谷歌高關懷三個字,就會知道它的定義。
高關懷,就是提醒大家高度關懷這些不被家人、學校及社會期待的孩子,至於用什麼態度、什麼方式高關懷這些孩子,就見仁見智了,總之,這群孩子被這三個字「圈」在一起了。

「你這學期被記幾支小過?」「你打了某人?」「你曠了幾堂課?」「這學期導師管得很嚴,我被壓死死的」、「好後悔當初學會抽菸,現在想戒都戒不掉……」「某某吸毒了,不敢回學校了。」這群孩子隨意聊著貼近他們人生的點滴。

帶著這群高關懷孩子的老師,靜靜地站在牆下聆聽著他們的對話,她知道每個孩子的故事。例如牆上有位孩子,因爸爸、哥哥長期吸毒,全部靠這個只是念國中的孩子打工賺錢維持基本的生計,這孩子前幾天疲憊不堪地對她說:「老師,我到底該如何努力,才不會活得像爸爸和哥哥一樣的人生?」別的孩子想的是怎麼活,他卻只能想著別這麼活就好。

孩子們坐在牆上無意識地晃著腳,也晃動著綠葉間撒下的光影,晃得立於牆下老師眼眸中的波光粼粼。

「我好想跳出去喔,你看牆的這邊超悶的,像監獄一樣,你看牆的這邊,風景多好、多麼自由……」在一陣靜默後,一個孩子仰望著天空後嘀咕。

老師心想,這學生又興起逃學的意圖了嗎? 她苦笑著,問題是竟連她都認同了。她憶起主管機關要求她在高關懷方案的結案報告提出數據,例如學生具有學習動機評估提高了多少比率、對未來想法目標提升多少比率,幾位學生達到標準可以返回正常班級。

數字,就是教育界「管理」孩子的模式,也是社會標註好孩子、壞孩子的方法。

她試圖向主管機關、學校主管力倡孩子具有個別性、不宜以分數作為指標,他們就是被傳統教育排擠在外、被社會負面標籤、被父母遺棄的孩子,甚至是資本主義下的受害者,既是高關懷,就不該複製相同觀點,應該投入更多心理等社會資源。

然而就在她表達資源不足的擔憂後,主管機關淡淡地表示:「你們的報告聽起來很好,可是和吸毒戒治無關。這個輔導方案,我們明年可能停辦。」她紅了眼眶,然後又和學校長官力爭這些孩子真的需要更多資源,但長官不置可否。

這些回應讓她徹底涼了心。所以當其中一個孩子說:「牆的另一邊風景多好、多自由」時,她多想回答:是的,當這學校和社會都放棄時,我們還能怎麼做?那麼就翻過這面高牆,我們也放棄大人,好不好?

「老師,妳轉過頭去,我就跳出去了,好不好?」坐在牆上的孩子低頭問站在牆下的她。

「不好,我會一直站在這裡,到你們都下來為止……。」縱然資源不足,她也不會放棄,因為我們都還活在這個社會,我們會努力在這種體制、這種眼光下活著,然後慢慢地改變這社會的歧見。

謹以此篇文章,和這位老師一樣站在牆下守候著這群孩子。沒有傘的奔跑,不是指跑向何方,也不是跑到我們這裡,而是和這群孩子一起奔跑,跑在每個孩子最適合的路。


(本文截載於蘋果日報 賴芳玉專欄)